近日,蘇州地鐵11號線正式開通。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一項示范工程,線路全長41.27km,共設置28座車站,是蘇州首條市域軌道交通線路,也是首條與上海軌道交通線網對接的線路,其建成運營對推動滬蘇同城化發(fā)展等有著重要的示范意義。
西安地鐵14號線是第十四屆全運會交通重點配套工程,是西安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(guī)劃項目中率先開建的第一條線路,西起北客站(北廣場),東至賀韶。車站8座(含換乘站3座):文景山公園、西安工大?武德路、北辰、奧體中心、雙寨、新寺、港務大道、賀韶,全長13.7公里,連接機場、北客站兩大綜合交通樞紐及奧體中心,對加強軌道交通與綜合交通系統(tǒng)銜接、承載全運客流具有重要意義,創(chuàng)下新線開工到開通運營34個月的最快紀錄。
大運樞紐是深圳東部重點片區(qū)與中部交匯的重要節(jié)點,位于龍崗大道與龍飛大道交叉路口西南側,已于22年底正式投入使用。地下三層、地上三層,占地面積約6萬平米,建筑面積約17.32萬平米,相當于17個標準車站的建設體量,是深圳東部大的綜合交通樞紐,集地鐵、城際、公交以及各類接駁設施為一體,實現3號線、14號線、16號線和深大城際等多條軌道交通換乘,串聯起深圳福田中心區(qū)、羅湖、布吉、橫崗、龍崗、坪山等片區(qū),并充分利用“城市地下換乘空間”聯系樞紐與地下商業(yè)開發(fā)。
鵬城展翅,助力灣區(qū)蝶變提速
自2010年中深建裝飾承接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段起,中深建深知軌道交通作為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體系,對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品質、賦能城市高質量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。為了在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前完美交付工程,施工和管理團隊們一直奮斗在現場,凝心聚力、不畏艱難,確保了工程進展和質量,并成功交付。這也充分體現了中深建裝飾在城市化建設中的責任和擔當,對于之后的軌道交通建設也將一如既往地用心服務,為城市建設做出貢獻。
△中深建施工站點 景田站-黃貝嶺站
浪花朵朵,凝成巨浪奔涌向前
軌道交通起初作為一種便民交通工具,經過不斷的發(fā)展和創(chuàng)新,到如今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,TOD多維業(yè)態(tài),融入了城市元素的多種風貌,成為城市美學空間的代表。從最初的IC卡進站逐步升級為掃碼進站,并引入智慧車站系統(tǒng),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務體驗。隨著施工科技的進步,中深建也融入了先進的BIM技術,實現了施工過程的數字化、可視化和智能化,為軌道交通領域的發(fā)展貢獻著重要的力量,不斷推動軌道交通領域的技術變革和現代化建設,為城市的繁榮發(fā)展助力,為城市交通出行和居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美好。
前進道路不停,中深建一直在。